就在这两天,“天津迎战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 (Omicron)”引发了高度关注。
奥密克戎最早发现于南非,并且席卷了大半个世界,在被发现时已经传播三代。天津作为此次防疫“主战场”,截至昨日 12 时,已经累计 97 例阳性。抗击疫情,刻不容缓。
而与此同时,全球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的研究也没有停滞。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 Colby Ford 研究团队,便在近日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:
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,具体而言,就是利用 AlphaFold2 和 RoseTTAFold,由此预测出了 3D 蛋白质结构。
在论文中,Ford 对研究结果是这样总结的:
奥密克戎受体结合域(RBD)的一些结构变化,可能会减少抗体相互作用,但不会完全避开现有的中和性抗体。
简单来说,就是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病毒有用,但由于其结构的改变,降低了抗体的识别能力。这就能解释,为何现有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中有已经打过疫苗的患者了。
大型站长资讯类网站! https://www.0818zz.com